《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安环家知识库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 、 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 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根据上级 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和项目部实际,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 制定项目部的应急救援预案。 2、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 根据项目部施工情况,以及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存在的噪声、粉尘 以及因局部振动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确定以下工区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 援目标: 现场各作业工区 职业病危害事故级别: 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 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应急通讯联。
2、络办公室 主 任: 应急通讯联络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电话: 4、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 职业病危害应急指挥机构: 项目部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 援指挥工作,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安全总监、总工和副经理担任, 1 成员由其他部门负责人组成。 项目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发生重大 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 a、组织制定项目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组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 c、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3、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 援的物资、器械、防护用品等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部: a、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职业病应急救援命令、信 号; b、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c、 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况, 并向友邻单位通报危害 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d、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 安全环保部部长: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况 通报及。
4、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工作。 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 工作;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发布 有关信息; 2 现场工区主任:负责指挥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交通管制 工作; 项目部汽车队:负责车辆调配及抢救物资的运输、供应工作; 设备物资部:负责抢险物资及防护用品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 5、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 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各工区和全体员工,都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 责任。应急救援队伍是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是当项目 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 现场处置组:。
5、由事故发生班组负责,根据事故的特点,按照抢险方案和 处理措施,进行工程抢险,协助现场救护、人员疏散,维持现场秩序及现场保 护。 医疗救护组:对受害人员实施现场救治或送医院,负责事故现场的卫生 防疫。 技术组:由工程技术部负责。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制定抢险技术方案和措 施,解决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设备物资部和事故发生施工组负责。负责抢险 物资、装备及防护用品的供应,生活及交通保障等。 善后工作组:由办公室牵头,安全环保部、项目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 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和善后处理工作。 保卫组职责: 保护受害人财产;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 抢险救护。
6、的正常运作;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 进入。 6、 发生职业病时的处置 项目部有可能发生的意外职业病危害事故有: ( 1)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因工区防护设施损坏、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 人员位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而引发小范围的职 3 业病危害事故。 ( 2)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职业病危害事故较难控制。 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 故。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a、 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安全环保部和总指 挥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b、 安全环保。
7、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 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 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c、 指挥部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 迅速向上级公安、 劳动、 保险、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d、 指挥部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 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 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e、 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 、在总指挥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部、工程技术部、设备物资部和发 。
8、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工区参加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 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组成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施工。 7、项目救援信号主要是用电话报警联络。 单位 aaa 公司 安监部 aaa 局 安全环保部 业主单位 联系人 程控电话 移动电话 4 火警 aa 市中心医院 aa 镇医院 aa 镇医院 8、有关规定和要求 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得当,项目部所有 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有关的部门和工区,要对职 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至二次专业分工的演练。保证 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
9、充足供应。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落实好日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的同时, 要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预案加以不断提高、 改进和完善 9、相关职业病防治措施: 疾病名称 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及时发现疟疾病人,并进行登记,管理和追踪观察。对现症者要尽快控制, 并予根治;对带虫者进行休止期治疗或抗复发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 户外执勤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 灭蚊措施除 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更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1、控制传染源:各种类型的急性肝炎患者一旦确诊,都要进行隔离,并根 据其传染性大小来安排工作。 2、断传播途径:。
10、甲型和戊型肝炎,重点在搞好卫生措施,如水源保护、饮 水消毒、食品卫生、食品消毒、加强个人卫生、粪便管理等。乙、丙、丁型 肝炎, 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 漱洗用具要专用,接触病人后 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病人的食具、漱口用具、水碗、脸盆、毛巾、便盆等 也与健康人分开使用。 3、病人的书报、刊物、物品等不要借给他人传阅,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 能传借别人。 1、避免与患者、疑似者及高发病率者发生性接触; 2、不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3、不接受患者、疑似者及高发病率者献血; 4、避免应用境外生产的血液制品; 5、防止口、眼、鼻、粘膜与可疑感染物接触; 6、对艾滋病病人的标本、污染物、排。
11、泄物进行彻底的终未消毒处理 5 疟疾预防 措施 病毒性肝炎 预防措施 艾滋病 预防措施 疾病名称 预防措施 流感重在预防, 遵循传染病防治的一般规律。 由于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与年龄、性别、职业等无关,对这样一个高度易感的疾病,要采取有效的措 施。从下面三个方面介绍流感的预防。 1、一般预防,早期发现,迅速确诊,加强监控力度。对病人做好隔离,病 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自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 病初 2 3 天传染性最强。病 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并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同时还应注 意由于部分免疫,有些人感染后可不发病,成为隐性感染,成为人群的隐形 传染源。 2、药物预防,人们可试用。
12、中药预防。 3、疫苗预防,分公司组织员工集体注射流感疫苗 4、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普及预防知识 流行性感冒 防治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 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亦可见于 成人。预防措施: 1、及时了解职工中是否有腮腺炎或腮腺炎类似症状。 流行性腮腺 2、一旦得知有腮腺炎患者,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就医。 炎防治措施 3、腮腺炎患者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方可工作。 4、确保生活区域卫生清洁,保持宿舍空气流通,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抗病 能力。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 “病从口入” 这一关, 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1、加强对生活区。
13、域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 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 法。 3、搞好饮水卫生。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 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 堂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 发现有传染病, 应及时调 离工作岗位。 肠道传染病 防治措施 1、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 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地方性传染 2、按照地方各。
14、级政府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 病防治措施 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3、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地段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4、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1、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 办法,防止粉尘飞扬。 2、做好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 增强体质,如:佩戴防尘护具,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3、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尘制度,运输喷雾洒水。 4、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存放,使用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发 生扬尘部位设置的警示标志。 5、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
15、措施和个人扬尘防护措施,指导作业人员 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尘肺 预防措施 6 疾病名称 预防措施 1、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种辅助 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面具、袖套、眼镜等。 2、对生产设备要加强维修和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3、定期体检 4、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 1、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加强防范意识、改善作业环境; 2、施工生活区域、办公室配备空调、电扇等降温设施; 3、项目部及时发放防暑用品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绿豆水等。 4、根据施工情况,应对夏季气候异常的特点,尽可能调整作业时间,避免 在烈日下暴晒。 5、严格执行食堂卫。
16、生管理各项制度,做到层层监控、责任到人,切实提高 食堂卫生工作水平。 1、及时发放棉大衣、棉被等防寒用品 2、及时解决住房取暖设施 3、对项目部办公室和员工宿舍的玻璃窗等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房屋没有 跑风裂缝。 4、专人严格监督、督促检查,保证措施落实到位 1、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各种有效的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2、为作业人员提供作业环境良好的操作空间 职业中毒 预防措施 防暑 控制措施 防寒 控制措施 职业性眼病 预防措施 职业性皮肤病是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致病物引起的, 因此预防的关键是割断 这种接触。由于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采取综合。
17、性预防措施。 1、改善劳动条件,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清洁和维修,防止污染作业环境。 职业性皮肤 2、加强个人防护,根据工作性质配备防护用品,在使用中的护肤品必须保 病预防措施 持清洁,正确使用皮肤防护剂。 3、搞好生产环境和个人卫生,设置必要的卫生设备,建立、健全卫生制度, 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4、对特殊敏感个体要妥善安排,以减少个体因素的影响。 职业性耳聋 预防措施 采光、照明 控制措施 防辐射 控制措施 预防职业性噪声聋。 一般采取有效的防噪防振综合措施 ,使工作场所的噪声 强度降至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同时加强个人防护。 配戴防噪耳塞、 耳罩是 预防职业性噪声聋的有效措施。 1、。
18、白日日常采光 2、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合理组织施工。 1、避免长时间在具有辐射环境的作业环境内工作,必要时,配置防护用品 ( 1)人为噪声的控制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 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 尽量减少人为 防噪声与振 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动控制措施 ( 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 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 22 时,早晨作业不早于 6 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尽 7 疾病名称 预防措施 量采取降噪措施, 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 并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 施工。 ( 3)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设备的施工机械。 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 测, 采取专人管理的原则, 根据测量结果填写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测量记录表, 凡超过 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 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有害生物因 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均购置了灭鼠药、杀虫剂、消毒液、并保持办公室、宿 素控制措施 舍内卫生 8 。